15012113338
15012113338
一、声学基础与目标
背景噪声建议控制在 40–50 dB(A);
NRC(吸声系数) 代表材料对不同频段的吸声平均值,0–1 越高越好;
STC(隔声量) 关注隔断系统对语言频段的衰减能力;
开放式空间主要解决“混响”“近场语音清晰度”,目标是降低语音可辨度而非彻底静音。
二、材料与家具的协同
屏风:PET/织物面多孔吸声,厚度≥25 mm,NRC≥0.6 更明显;
吊顶:矿棉/玻纤板 NRC≥0.7;
墙面:局部挂吸音画/穿孔板;
地面:带衬背地毯可削弱脚步与滚轮声。
经验:与其把所有面做“最强吸音”,不如在噪声传播路径做“定点处理”——例如邻接通道的屏风更高一点、打印区增加背墙吸音板、会议间采用高 STC 方案。
三、布局策略
人流/物流从“边界线”走,远离专注区;
电话间/即时会谈间分布在中央“噪声岛”,避免把噪声扩散到四周;
工位呈簇状,每 6–8 人形成半围合,减少横向扩散;
吸音书柜与绿植墙做柔性边界,兼顾美观与吸声。
四、噪声源治理
打印机/碎纸机集中并加半包围吸音罩;
可穿戴耳麦+噪声门限的电话系统,减少外放;
定制声遮蔽系统(Pink/White Noise),把背景噪声“抬平”,人耳对语音的识别度下降。
五、成本与阶段性改造
先做最敏感的“屏风+电话间”,再逐步铺开墙面吸音;
租赁型办公室优先可移动方案;
配合《声学排布样表》和现场测评(**www.itl222,com**),到店体验 **www.itl666.com**,工程咨询 **www.itl996,com**。